【返回首页】
应该投入多少成本营销?怎么跟当地渠道打交道?怎么海外金融机构打交道?怎么做出海合规?——过去,很多问题被隐藏在水面之下:大企业依托规模效应可以平摊成本,养得起不同部门,但中小企业则不然。
“中国跨境电商商家会有怎样的一幅典型画像?他可能是一个坐落在深圳,做3C(数码家电)产品的工厂;他有可能是一个在义乌倒腾百货的贸易商;或者是一个在淘宝上和拼多多上做了很多年电商,现在希望做出口的商家。”
在张凯夫看来,互联网让中国中小商家可以实现全球经营,但在微观层面上,他们想要做大做强还得克服来自翻译、营销、合规、财务等方面的挑战——大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团队来解决,而广大中小企业往往很难仅通过自身来“补齐短板”。
“当你把它(跨境电商)的经营环节拎出来,掰开了、揉碎了,切成很多具体的任务时,你就会发现AI在当中很多场景都能发挥作用。”张凯夫表示,运用AI能力来帮助商家“补齐短板”,是阿里国际AI团队过去一年的重点。
经历了生成式AI浪潮,AI在电商领域能做的已远不止是生成图文等基本功能。AI工具正逐步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“高阶”能力,最典型的代表就是AI客服、退货Agent和拒付抗辩Agent。阿里国际的一项测试显示,在跨境电商全链路中的40多个关键场景(包括商品图文、营销、客服、退款、店铺装修等)里,AI带来的帮助显著。在AI客服、营销Push等场景下,AI工具甚至带来了双位数的效果提升。
据悉,AI工具已在速卖通等平台上应用,服务超50万商家和1亿款商品。商家对AI的需求也出现加速增长。张凯夫透露,“过去半年,商家对阿里国际各个AI能力的调用量,每两个月就翻一倍,近期的日均调用量已经突破了5000万。”